Jump to the main content block
 

到藍海尋找登陸的地方 張武修醫師談未來展望

5月31日為本學期第六場中正講座,邀請到張武修醫師與我們分享。
張醫師表示所謂藍海定義是指:假設紅海裡的魚多,就會吸引許多競爭者,而藍海魚少風險高,相對競爭者又更少,但卻可能開發的無人發現的市場。在張醫師心中有幾位欣賞的航海家,他們都有屬於他們心中的藍海。如馬可波羅離開威尼斯,向未知的東方探索、哥倫布跨過大西洋到達美洲、鄭和下西洋。 張醫師 並引用哥倫布的名言鼓勵大家:要離開港岸才能跨過海洋。

在企業文化當中,也有這樣的例子。美兆集團創辦人曹純鏗,到各大醫院做健檢流程的紀錄,建立醫療工程概念,形成台灣第一家快速高級健檢 ; 三十年前,維康董事長賴調元,發現醫院內沒有販售生活所需的醫療用品或營養品,開創新的醫療服務,啟動醫院賣場的新革命。要如何尋找藍海呢?張醫師引用達爾文例子談到:「歷史是人創造的。」每個人的藍海都不一樣,要跟隨自己的心走。張醫師認為尋找藍海之前要先尋找大樹,大樹就是可學習的對象,環境良好的地方只適合一棵大樹,其他小樹不能在同一個地方生長,要學習大樹開發新的道路,不害怕暴風雨,才能有更好的機會往下扎根。
張醫師在不同領域的大師身上學習,比如向愛因斯坦學習不停止嘗試和想像,有夢最美;向賈伯斯學習把每天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,追尋你的心和智,不要浪費時間在他人的教條和意見當中,活出自己;張醫師提到比爾蓋茲與賈伯斯,雖持不同意見,不過都創造偉大的產品,找到一個好的對手,可以讓自己更好,不要跟別人比較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創造力;伊隆馬斯克不止眼光侷限在,更宏觀宇宙,把人送上火星,擬定無數次飛行計劃,即使失敗,但是每次都更進步,夠創新的事物才會不段經歷失敗。

張醫師分享他在少年時看到地上爬行賣口香糖的人,就立志當醫生。後來到美國唸書,從老師帶領的癌症生物研究跳脫到較少人研究的輻射生物,自己營造藍海的環境,期間有貴人幫助,從基礎研究被帶領到國際會議當中,在舉辦亞洲健康促進會議後,創辦了亞洲健康識能協會。張醫師說找尋藍海,要另闢蹊徑,踩著巨人的足跡找尋巨人的森林,並堅持和學習失敗,尋找到大師(創造大師),自己創造對手。

在演講過後同學提問,覺得聲名顯赫的科學家,越容易得到較高的聲望,往往是成功創造成功,張醫師則認為成功當然會創造成功,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失敗的經歷裡,有聲望的成功人士也會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,鼓勵同學能在挫敗中爬起來才是成功的關鍵。
Click Num: